天津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90006|回复: 0

[国内新闻] 《第三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5 0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商业•互联网

书名: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   

作者:互联网实验室
定价:32.00元  

出版时间:2009年6月   

开本:16   

印章:15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2649-3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三浪》一书全面回顾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将中国互联网第一次、第二次浪潮兴起的环境、文化、人物和企业一一道来,从而展示出中国互联网第三次浪潮的发端,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第三次浪潮和第一次、第二次浪潮的区别,揭示了第三次浪潮的核心规则的变化,全景式地展示了第三次浪潮涉及的行业、应用重点、资金分布和区域特征,展望了本次浪潮给中国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和IT行业带来的巨大机会与挑战。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浪潮由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的创建开始发端。1999年7月,名不见经传的中华网在Nasdaq成功上市,融资8600万美元;2000年1月,在Nasdaq即将接近最高峰的时刻,再次发行新股,又募得令人惊讶的3亿美元,第一次让风险投资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由此带动了三大门户上市热潮,以及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兴起。

    随着携程上市,盛大上市,一批SP公司上市,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热潮开始了。而2005年8月5日百度的上市将这股热潮推到最高峰。中国互联网形成了SP、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三大很扎实的赢利模式,每一项都达到数十亿的年收入规模。

    从200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将进入第三次浪潮,称之为泛互联网阶段,第三浪将以3G为核心,爆发在四大热点上:第一是移动互联网,第二是数字娱乐,第三是电子商务,第四是Web2.0。这四大领域都将在第三浪中诞生大批全新的公司,在规模上和发展势头上,都将超过现在已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第三浪》一书汇集了中国数十位互联网专家、学者精英的观察和分析,为中国读者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的全貌。
图书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第一章:站在冬天,眺望第三浪


第三浪(点击放大)第1节. 幻象还是真相?
第2节. 历史揭示的真相
第3节. 藏在网民中的秘密
第4节. 站在冬天的眺望

第二章:影响未来的物种
第1节. 电子商务:未来的支柱?
第2节. 神奇的Web2.0
第3节. Mobile2.0描绘的世界
第4节. 高歌猛进的互动娱乐

第三章:搭上大转型的列车
第1节. 互联网与经济转型
第2节. 技术变革的六种能量
第3节. 不可忽视的电信力量
第4节. 从3G开始


中国互联网三次浪潮示意图(点击放大)第四章:从旧硅谷到新硅谷
第1节. 硅谷出了毛病
第2节. 世界重心转移
第3节. 中国将赢在第三浪
第4节. 浪起何方?

第五章:第三浪的策源地
第1节. 从浙江开始
第2节. 互联网浙军
第3节. 春回燕归,西湖论剑
第4节. 浙江电信的思路
第5节. 新的崛起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图书作者

总策划:


互联网实验室方兴东、王俊秀、蒋苏浙、经建灿、裘晓晖、吴倩

主要撰稿人名单:

方兴东、张笑容、叶秀敏、刘兴亮、林军、柳华芳、张静、张明

统稿:

张笑容、经建灿、裘晓晖、姚珊军

互联网实验室简介

    互联网实验室于1999年8月由方兴东、王俊秀创立,是中国互联网第一研究机构,以极具前瞻性和洞察力的产业研究能力为核心形成独创的研究方法论,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与政府机构提供课题研究、战略咨询、转型咨询和协同营销服务。出版过《IT史记》系列丛书、《搜索革命》、《宽带革命》、《门户革命》案例展示等
背景阅读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3月31日,创业板确定5月1日开始推出,期待十年的一个心愿尘埃落定。要是再晚一天发布消息,那么大多数人肯定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新闻。因为,当下这个时节,当下这种形势,让最铁杆的创业板支持者也不敢多奢望。
    但是,就是在全球经济最飘摇不定的时候,在中国经济底部非常暧昧不清的时候,创业板出台了!这是多不容易的决策,这是多么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决定!可以说,因为创业板,中国第三浪的进程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将大大加强,中国高科技崛起的历程也将大大缩短。因为,信心比黄金更贵,没有比创业板更好的信心强心剂,也没有比创业板更好的四两拨千斤的刺激经济的举措。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来审视第三浪,就会更加明朗。
    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浙江电信举办的“春回燕归”活动。虽然我每年都去杭州,但是,也就是这一次,杭州让我刮目相看,让我萌动回归浙江的念头。也是这时候,我们和浙江电信的老总张新建开始探讨第三浪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互联网下一波更精彩的内容。随后阿里巴巴上市,浙江在互联网界的份量一下子凸显,然后,又是金融危机,我们早期比较乐观的预测不得不做出修正。

    到2009年,正好是互联网实验室实创办十周年。十年一梦,加上更早几年的互联网评论,从十多年亲身经历和实践,总结出“三年理论”: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也是三年一个波段,上上下下,起起伏伏,风风雨雨,比18个月的摩尔定律还要精确和有意思。所以,我们根据历史推导,认为2008年到2011年,这三年也是一段,是个冬天,甚至我们认为这三年是个萧条期。萧条期的定义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考虑,很多资本方面的要素要三年之后,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然,胳膊扭不过大腿,大形势的变化,随时将改变互联网形势的走势。

    然而,就是这个萧条期,中国互联网整个历史上最精彩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中。所以,我们说,这可能是最坏的三年,也是最好的三年;是最残酷的三年,也是最精彩的三年;是最迷惘的三年,也是最带劲的三年。因为这个三年中,将会发生一件很简单、很直观,但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中国网民将从2009年初的3亿,增加到2011年的6亿。这不仅仅是一个量变,而将引发一系列的质变。
《第三浪》序一编辑本段回目录新浪潮新规则——《第三浪》序


张新建张新建


    关于中国互联网第三次浪潮的讨论与思考,是从第三届“春回燕归•精英峰会”开始的。在此届峰会上,与会的各界精英和专家学者围绕“第三浪”将何时、何地、在什么领域兴起,展开了深入研讨和思维碰撞。其中,有一个共识是确定的:浙江省将成为“第三浪”一个重要的策源地。

    记得第三届“春回燕归”是去年4月22日举办的。这时,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振荡已开始向我国悄然袭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判断互联网产业的未来趋势?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何通过经济转型升级来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如何抢抓危机中蕴含的发展机遇?在这一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对于“第三浪”的思考就显得更加富有价值和意义。

    规则的改变是“第三浪”最大的机会和最大的挑战。中国互联网经历了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到了“第三浪”,已不是“第一浪”、“第二浪”的简单顺延与继续,而是一次规则的改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第一浪”、“第二浪”的原有思维模式上,“第三浪”的机遇就可能会错失。同时,互联网要走出原来狭义互联网公司的概念,重新作出更为开阔的定义。互联网公司不仅包括类似于阿里巴巴、盛大、新浪等娱乐、电子商务公司,其内涵应该包括三部分:IP通讯企业、IT技术设备企业和Information内容应用企业。这三个“3I”圈均属于新的互联网范畴,三个圈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将深刻广泛地影响未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格局。在“第一浪”、“第二浪”中,门户、游戏等纯互联网公司无疑是绝对的主角,其创新发展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低估。但“第三浪”最大的机遇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互联网领域,而恰恰发生在“3I”相互交融的“黄金领域”。比如,iPhone就是很典型的“3I”三者重合地带的一个成功创新案例。所以说,“第三浪”最大的热点在于融合,最大的成功在于通过价值链合作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系统服务。

    “回归”是“第三浪”的关键词,“第三浪”应回归理性、回归现实,因为现实的商业模式是“根”。任何商业模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无论是现实世界的,还是网络世界的,必须符合经济与价值规律。互联网的成功商业模式,究其本质,都是现实世界里商业模式的复制、扩展与延伸。因此,最终赢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获得风险投资、完成IPO的公司,而是拥有适应现实需求的商业模式并按照互联网规律去运营的公司。

    《长尾理论》作者Chris Anderson提出,互联网未来的商业模式将是“免费”,其理论根据是“免费”会极大地激发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从而使服务器、存储器、带宽等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因此“免费”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宿命;“免费”模式把“声誉”和“注意力”作为新的稀缺有价资产,其核心是前两方免费交换创造市场、第三方付费参与。其实,这一观点具有极大的狭隘性。媒体类和娱乐类互联网应用,与传统电视、报纸等的商业模式一致或相近,但由于互联网在时空上的指数级扩展作用,大大降低了单位眼球的平均成本,因此可以采用“免费”模式,其本质仍然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延续。我们只能将此视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特例,其前提条件是新媒体比老媒体的成本足够低,“量”低得足以引发“质”的变化。但是,在“第三浪”更广阔的领域里,尤其是在“3I”范畴,这并不具有普遍性,我们必须走出狭隘的“免费”模式。

    在“第一浪”最高潮的1999年,中国网民只有不到1 000万,而“第二浪”发生的2006年和2007年,网民也刚刚突破一个亿。在“第三浪”的背景下,网民数量极大增加,互联网实验室预计到2011年,网民数量将超过5亿。互联网已不再是简单的投资创业概念,而是深入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同时也深入人心,它不断为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勿容质疑,互联网“第三浪”将成为我国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所以,我们也将2009年第四届“春回燕归”的主题确定为“转型升级,智汇钱江”。

    在本书的第四部分,浙江被预言将成为“第三浪”的重要策源地。这一点,也越来越成为几届“春回燕归”精英们的共识,我希望这一共识能让更多人接受,触发更多人去关注、去思考、去实践。据说硅谷成功的要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旧金山湾优越的宜居条件,阳光明媚,气候舒适;二是人才优势,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后援与人才支撑;三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在美国有许多专业、高素质的投资家,一项独创性的创新技术或商业模式比较容易吸引到大量资金。而浙江,同样拥有美丽的西湖和著名的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大院名校,更有着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浓厚的IT创业创新氛围以及全国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信服务水平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以农村信息化等为重要标志点的“第三浪”将会在钱江大地上率先兴起。

    互联网实验室邀请我为本书写个序言,以上是我对“第三浪”一些大略的看法,要想对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考察整个互联网的走势, 恐怕还需要朋友们在这本书里挖掘。希望本书对所有思考中国互联网未来走向的人有所帮助,同时,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浙江扮演“第三浪”策源地的角色发挥一些作用。
    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第三浪”的高潮可能会在2-3年后发生,但我们已经感受到,“第三浪”的暗潮正在悄然酝酿、涌动,并朝着更加理性和沉稳的方向推进。
《第三浪》序二编辑本段回目录第三浪的浪尖瞄准“下一个3亿网民”


方兴东方兴东

    第三浪快来了,第三浪来了!
    2009年3月31日,创业板确定5月1日开始推出,期待十年的一个心愿尘埃落定。要是再晚一天发布消息,那么大多数人肯定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新闻。因为,当下这个时节,当下这种形势,让最铁杆的创业板支持者也不敢多奢望。

    但是,就是在全球经济最飘摇不定的时候,在中国经济底部非常暧昧不清的时候,创业板出台了!这是多不容易的决策,这是多么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决定!可以说,因为创业板,中国第三浪的进程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将大大加强,中国高科技崛起的历程也将大大缩短。因为,信心比黄金更贵,没有比创业板更好的信心强心剂,也没有比创业板更好的四两拨千斤的刺激经济的举措。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来审视第三浪,就会更加明朗。
    2006年,我第一次参加浙江电信举办的“春回燕归”活动。虽然我每年都去杭州,但是,也就是这一次,杭州让我刮目相看,让我萌动回归浙江的念头。也是这时候,我们和浙江电信的老总张新建开始探讨第三浪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互联网下一波更精彩的内容。随后阿里巴巴上市,浙江在互联网界的份量一下子凸显,然后,又是金融危机,我们早期比较乐观的预测不得不做出修正。

    到2009年,正好是互联网实验室创办十周年。十年一梦,加上更早几年的互联网评论,从十多年亲身经历和实践,总结出“三年理论”: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也是三年一个波段,上上下下,起起伏伏,风风雨雨,比18个月的摩尔定律还要精确和有意思。所以,我们根据历史推导,认为2008年到2011年,这三年也是一段,是个冬天,甚至我们认为这三年是个萧条期。萧条期的定义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考虑,很多资本方面的要素要三年之后,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然,胳膊扭不过大腿,大形势的变化,随时将改变互联网形势的走势。

    然而,就是这个萧条期,中国互联网整个历史上最精彩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中。所以,我们说,这可能是最坏的三年,也是最好的三年;是最残酷的三年,也是最精彩的三年;是最迷惘的三年,也是最带劲的三年。因为这个三年中,将会发生一件很简单、很直观,但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事情:中国网民将从2009年初的3亿,增加到2011年的6亿。这不仅仅是一个量变,而将引发一系列的质变。

    下一个3亿网民将改变一切!
    6亿的盘子有多大?跟别人比一下,数量上超过美国人口的一倍,就是美国所有人都上网,也无法缩小这巨大的差距了。跟我们自己比,1999年第一浪时候,网民不到1000万,差了几乎两个数量级,那真是一个只能在概念上折腾的中国互联网。到2006年第二浪正当高潮之际,网民也就突破一个亿,而且都是新增的网民,水分很大,施展空间有限。而6亿网民,那是什么概念?互联网的任何一个应用都可能形成一个极大的市场,都可能直接影响社会主流,都可能波及多个行业。

    6亿的盘子不仅仅盘子大,而是动能更大。6亿网民中的下一个3亿网民,既不同于欧美等国家的主流网民,也不同于我们目前现有的3亿网民,他们的构成和消费行为不但跨国公司不再能够把握,甚至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企业也将面临挑战。“下一个3亿网民”的动能必须高度重视,它将引爆一系列的产业变局,甚至产生颠覆性的力量。谁能赢得下一个3亿网民的青睐,谁就能在未来几年内脱颖而出。谁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谁就得衰落甚至死亡。比如上网本就是典型的例子,上网本完全是中国特色的下一个3亿网民的力量体现,将让惯常思维的业界人士大跌眼镜。

    这“下一个3亿网民”不仅仅将改变互联网,也将同时改变中国通信行业,电脑行业,软件行业,甚至各消费领域。这“下一个3亿网民”将让全球高科技的市场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也让全球高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天平进一步向中国倾斜。

    所以,这段时间,互联网实验室重点研究“下一个3亿网民”。《第三浪》本来计划对“下一个3亿网民”要重点分析,才能更好把准第三浪的脉搏。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更深入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今后发布。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第三浪将呈现四大热点:第一是移动互联网,第二是数字娱乐,第三是电子商务,第四是Web 2.0。这四大领域都将在第三浪中诞生一批全新的公司,在规模上和发展势头上,可能将超过现在已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我们必须适应规则的改变
    我非常赞同张新建的观点,第三浪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概念变了,产业的主角变了,产业的规则也变了,这是第三浪和第一浪、第二浪最大的不同,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内容。互联网再也不是少数创业公司自娱自乐的快乐园地,而将是一个巨头和新兴公司群雄并起的大格局,热闹而精彩,也更混乱而复杂。

    第三浪的棋局复杂多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行商强势登场,苹果、思科等硬件厂商不会袖手旁观,Nokia和三星等手机厂商也虎视眈眈,Google、微软等怎么可能固守原来领地。广电领域和文化领域的部门和企业,也有重要地盘,加上原来的各路互联网公司,大家都来了,都需要争抢制高点,都需要为生存和发展全力以赴。

    第三浪开始了,互联网再也不是我们过去那个比较清晰、比较明了的互联网了。曾经不少巨头说,互联网企业将消失。其实,互联网企业将大大增加。互联网时代,能够融入互联网文化,能够把握互联网规则,能够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都将可能成为互联网公司!

    所以,局面也更加复杂和混乱。三网(电视网、电脑网和手机网)真正开始融合了,3I(IP运营、IT和信息内容)也真正全面融合了;以“免费、自由、开放”为底蕴的互联网文化和利益至上是传统商业文化开始全面接轨与融合;传统领域巨头、互联网巨头和互联网新兴创业公司不同特性、不同量级的选手开始同场竞技。

   而交叉地带,融合地带,不仅仅是发生简单的擦枪走火,而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地方反而将成为中心地带。
   所以,下一个3亿网民的争夺战,远比我们想象的惨烈和壮观。竞争与联合,局势格外微妙。尤其是文化的冲突。互联网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的冲突,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冲突,纯互联网公司与互联网转型的公司,都将在各个层面相互竞合。

    第三浪是中国高科技崛起的最好机会
    全球高科技的指标,当然非纳斯达克指数莫属。互联网热潮最高峰的2000年3月10日,盘中抵达5132.52,这是目前为止纳斯达克整个历史上抵达的最高点。最终收盘于5048.62点,无限风光。但是,从此之后,就开始了下坡路。到2002年10月10日,盘中跌至了最低点1108.49点,穿透了9日1114.11的低点。此后,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2007年10月10日,漫漫5年时间,终于在收盘抵达了2811.61的新高点,虽然11月1日也抵达过2835.63的新高。但是,纳斯达克开始欲振乏力。到了2008年下半年,更是直线下跌,新的冬天开始了。2008年11月21日,盘中跌至1295.48,将5年来复苏的努力一举消灭。而2009年2月27日,依然以1,372.42开盘,势头明显不佳。

    纳斯达克指数会不会跌穿上一次冬天1108.49的底线,甚至会不会跌穿1000点大关?这都是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话题。互联网实验室分析认为,跌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放眼未来2-3年,大家很难看到多少光明。看来,纳斯达克更低的指数可能还在前面,高科技更寒冷的冬天还在静静等待着我们。

    而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创业板推出了,中国的“下一个3亿网民”启动了。再也没有比这些更重大的利好消息。可以说,在未来3-5年之内,美国风险投资都很难恢复到07年的水平,上市的退出渠道也将无法乐观。这个背景下,正是此起彼伏的大好时机。虽然硅谷很长时期,依然会是全球高科技创新的中心,但是,硅谷将在第三浪中开始失去真正的光采。中国将真正成为热点。

    而且,中国高科技的热点也不再是以中关村为绝对中心。北京、上海、深圳等三地各有特色和份量,而第三浪中更大的亮点在于,浙江在互联网和高科技的快速崛起。凭借全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凭借政府政策的力度和更关键的服务意识的环境营造,凭借民营资本的雄厚,浙江互联网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开始进入一个厚积薄发的新阶段。在历史积累和整体规模上,浙江高科技还无法与中关村、张江等相比,但是,以杭州滨江为代表的浙江高科技创业的动能,将有可能走向全国前列。

    谁能够吸引新网民,谁就能够拥有未来。同样,谁能够吸引新兴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浪的浙江力量将不再是一个概念,而将逐渐成为事实。

    中心地位的缺失是中国高科技的一大遗憾
    中国高科技在第三浪中崛起,另一个重大的遗憾是中心的缺失。中国没有一个类似硅谷这样绝对中心的区域,必将极大分散资源和力量,影响中国高科技的全球地位和竞争力。

    客观地说,在中国依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超越中关村。但是这种地位不是西雅图、波士顿无法超越硅谷类似的情况。中关村目前只能说依然保持一定优势,但是已经没有全国范围的统领地位。在传统的通信、媒体和科技(TMT)领域,中关村的企业除了联想和百度之外,真正有号召力的企业已经不多。相反,目前在全球范围有着强势上升地位的公司,比如深圳IT制造加工领域的富士康,通信设备领域的华为和中兴,互联网领域的杭州的阿里巴巴和深圳的腾讯等,都在中关村之外,而且无论是规模还是势头,都超越了中关村的几个领导性公司。加上上海、杭州、广州等等高科技的整体力量形成,中关村目前的境况只能是中心之一,而不是优势明显的中心地位。

    具体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切入全球产业链的角度看,华为和中兴堪称中国高科技的两大楷模,可以让他们涉足任何一个国家,与任何一家企业竞争,而且前景5年之内都还非常开阔。而这样的企业,中关村目前没有一家,真正算是国际化的联想,面临无比严峻的挑战,未来局面不容乐观。

    从全球范围的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看,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在消费互联网服务和企业服务方面,堪称全球领先,富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而中关村两大代表,新浪和百度,境界上明显要差一个层次。缺乏像腾讯和阿里巴巴那样的国际号召力。

   这一切都发生在最近10年时间,那么如此趋势下去,再10年之后呢?在代表高科技最前沿的领域,比如互联网领域最活跃的数字娱乐、移动互联网、Web 2.0和电子商务,以及大家最期待的绿色科技,中关村暂时也看不到引领性的优势和潜能。

    的确,中关村底子很厚,整体条件最好,国际认同度也依然第一,加上政府独一无二的政策支持,中关村依然会健康发展下去。但是,中关村作为中国高科技的绝对中心地位和新兴领域的引领地位,什么时候可能回归,还有没有可能回归。面对深圳、上海、杭州、成都、大连等等各地高科技后发优势开始慢慢体现,中关村在中国高科技的地位究竟还会不会继续下降?

    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如果说,我们对中关村最大的期望是什么?那么,除了这个,其他都是第二层面的。重新树立更强大的中心地位,重新确立无与伦比的导作用,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期望。这个期望不是过度的要求:一是因为中国高科技正在全球崛起,机遇难得;而是中关村曾经是绝对中心,而如今失去了,只是重新夺回桂冠的要求,不是平空想象的期望和过份的要求。所以,这个要求是有现实基础的,是有必要去努力的。这次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准,是一次机会,但是,很可能无法改变趋势。

    所以,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形成遍地开发的态势,一方面是好事,另一份也是极大的不足,我们期望这个空缺的中心地位,能够通过市场竞争早日名花有主。每一个区域,都值得为之努力和奋斗。

    如果在未来3-5年的第三浪中,这个问题能够有了凸显一个初步答案,那将是另一个期望之外的喜事。

    《第三浪》为中国互联网未来提供一个启发
    根据Internet World Stats综合全球各地的网民统计数据的最新计算,到2008年12月31日,虽然中国网民已经超过美国网民,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15.74亿网民中,英文网民依然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英文网民数量为4.52亿,普及率36.2%,占全球网民份额的28.7 %。而使用中文的网民为3.21亿,普及率 23.5%,占全球网民份额为20.4%。西班牙语、日语和法语用户占据2-5位,不过,他们与英文和中文相差巨大。按照目前的速度下去,中文网民要超越英文网民,中文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一势力,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预测未来从来不是吃力讨好的事情,尤其是互联网,尤其是宏观局势如此变幻莫测的时候。但是,我们依然希望从一些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和趋势中,去把握一些最核心的要素,梳理未来可能的走向。为大家提供思考的出发点。
    出版《第三浪》的初衷就是期望凭借几届“春回燕归”的思想碰撞,以及互联网实验室十年互联网研究和实践的积累,为整个行业、为社会各界描绘互联网未来的大致走势,能够成为大家头脑风暴的一本最佳参考和行业指南。
    由于时间仓促,形势变幻,本书必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在新的“春回燕归”和下一本书中,我们来进一步弥补和完善。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天津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3-28 19:54 , Processed in 0.0658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重庆爱这代科技有限公司

© 2001-2020 天津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